1月10日,寧夏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推進座談會在銀川舉辦,通報2022年綜試區建設重點工作完成情況及2023年工作計劃,自治區相關部門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圍繞支持綜試區建設重點、難點、要點進行深入交流討論,并提出意見建議。
2022年,寧夏圍繞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推進綜試區建設、提升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覽會國家級平臺影響力的目標任務,扛起引領中國葡萄酒“當驚世界殊”的重大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珍惜和用好國家賦予的金字招牌,先行先試,勇為人先,推動葡萄酒產業取得積極進展。今年,寧夏將聚焦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的目標,認真落實綜試區建設總體方案要求,統籌調動各類資源力量,努力把綜試區打造成為引領寧夏乃至中國葡萄酒產業對外開放、融合發展的新樣板,為西部地區特色產業深度開放、促進鄉村振興提供示范、作出貢獻。預計新增釀酒葡萄基地4萬畝,改造低質低效園4萬畝,生產葡萄酒達到1.5億瓶,酒莊接待游客超過200萬人次,綜合產值達到400億元以上。
積極籌辦國際葡萄與葡萄酒大會暨第三屆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覽會,深化國際合作,擴大對外開放。爭創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農業創新高地、人才高地、產業高地,進一步引領特色產業發展、做強葡萄酒品牌、提升區域創新水平;I備成立中國葡萄與葡萄酒產業協會,主要行使行業數據統計與分析、產業規劃、國際行業標準制定和修訂、對外交流與合作、出口市場準入等職能,逐步提升我國參與制定國際標準的話語權。運用好葡萄酒產業發展信息平臺,謀劃成立中國葡萄酒檢測評價中心,探索建立全產業鏈追溯管理、風險監測、信息發布等相關制度。
狠抓重點項目,加快張騫葡萄郡(銀谷世界碳匯葡萄園)建設,通過招商引資建設共享智能釀酒集成系統、特色酒莊、酒文旅融合等項目,力爭打造成生態修復示范區、融合發展體驗區、集群發展樣板區、創新驅動引領區,作為“世界葡萄酒之都”的展示窗口。建立葡萄園碳匯補償機制,探索葡萄園及葡萄酒產業碳匯產品交易,建設葡萄及葡萄酒產業生態及碳匯交易平臺,提升產區生態產值。與聯合國糧農組織、農業農村部共同合作實施“寧夏賀蘭山東麓釀酒葡萄園生態安全種植和資源循環利用”項目,實施“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風格固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寧夏葡萄酒產區布局區域化、標準化生產技術體系構建與應用”等自治區重點研發項目,增強葡萄園生態服務功能。加快編制《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規劃》,推動葡萄酒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著力延鏈補鏈強鏈,引進和培育一批制造、物流配套供應企業,發展葡萄酒衍生品開發企業,把葡萄“吃干榨凈”,促鏈條“完善完備”,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產業綜合效益。
“我們還將全力助推中國加入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鑒于寧夏與OIV長期以來的密切合作關系,積極協助國家相關部委代表國產葡萄酒同OIV開展技術性工作的對接溝通,懇請農業農村部協調將OIV中國常設辦公室或秘書處設立在寧夏,以便更好地開展國產葡萄酒領域的國際合作和交流,在引領中國葡萄酒走向國際舞臺中展現寧夏擔當。”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園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
“去年我們結合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相關政策措施,積極支持綜試區建設和相關企業發展,將寧夏3家酒莊的9款產品納入全國食品行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成果網上展銷,給予4家葡萄酒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獎勵、融資租賃補貼、項目貸款貼息、數字化平臺建設專項支持。”寧夏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在信息化建設、技術裝備提升、配套產業發展、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新平臺搭建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 (記者 王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