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開局之年,也是落實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部署、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中寧縣將聚焦實施就業收入雙增、教育質量提升、醫療健康惠民、住房安居宜居、社會保障提質,精神文明鑄魂“六大工程”,凝心聚力推動社會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據了解,中寧縣將深入實施就業收入雙增工程,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勞動關系協調機制、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統籌解決“就業難”和“用工難”并存問題,持續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推動鄉(鎮)、村(社區)勞務工作站建設,加大勞務經紀人培育力度,實施定向職業技能培訓,做大做強“枸杞修剪”等勞務品牌。支持電商從業者、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等新就業形態發展,加強靈活就業人員勞動權益保障,積極拓寬群眾工資性、經營性、財產性、轉移性收入路徑,讓人民群眾享有更殷實的生活。
在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和醫療健康惠民工程方面,將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嚴格落實“雙減”政策,加強“一校一特”德育品牌創建和“一校多品”體育特色項目建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完善幼小銜接機制,鞏固提升集團化辦學成果,深入實施“縣管校聘”改革等,全面提升育人質量。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入實施醫療衛生機構達標工程,健全完善醫療健康總院和“互聯網+縣域醫共體”運行機制,鞏固全國健康促進縣創建成果。
在住房安居宜居工程方面,將通過合理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規劃建設人才公寓、持續推進自建房專項整治、拓展社區共商共建共享格局、加強無物業老舊小區業主委員會建設等一系列舉措,持續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滿足高層次人才專家安居需求,保障城鄉住房安全。
在社會保障提質工程方面,將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特困人員托底供養機制,多渠道增加養老、托育服務供給,支持社會福利、公益慈善等事業,做好退役軍人等各類優撫對象優待工作,讓民生保障底色更加幸福溫暖。
在精神文明鑄魂工程方面,將進一步健全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移風易俗,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深入挖掘縣域特色文化,做好枸杞傳統栽植、黃羊錢鞭、蒿子面等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建設好石空李天才、恩和張子華紅色文化紀念館,打造中寧紅枸杞文化一條街、“中寧枸杞·非遺館”,講好中寧故事。 (全媒體記者 梁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