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自治區、銀川市兩會精神,圍繞市委實現“四個示范引領”目標,銀川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孟仿英表示,市農業農村局將著重從科技強農、產業興農、綠色惠農、治理助農、共享富農等方面協同發力。
堅持科技強農,著力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孟仿英表示,全市將把科技創新擺在農業現代化突出位置,加快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規劃建設高標準農田4萬畝,糧食面積和產量穩定在121.4萬畝、69萬噸以上。加快實施糧食種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推動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和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保持在96%、86%以上。針對“六特”產業發展中“卡脖子”問題,持續加大與區內外高?蒲性核献髁Χ,打造長期性、戰略性綜合科研平臺和示范基地,強強聯合開展靈武長棗、黃河特色經濟魚類等地方種質資源保護和提純復壯,形成奶牛體外生產胚胎批量繁育等一批新技術、新品種、新裝備,實現科技人員直接到戶、技術要領直接到人、良種良法直接到田。
堅持產業興農,著力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按照‘一產抓特色、二產抓延伸、三產抓轉型、整體抓提升’發展要求,我市將大力實施產業提質升級行動,著力在土特產上下功夫、做文章、見實效。”孟仿英表示,其中牛奶產業將重點推進高產奶牛育種核心技術攻關和蒙牛西北奶產業全產業鏈百億集群等項目建設。肉牛灘羊產業重點抓好規模養殖、良種繁育、品質打造。冷涼蔬菜持續抓好標準園和集配中心建設,鼓勵有條件的農業企業園區發展預制菜產業。特別是聚焦“六特”產業發展中產業集聚度不高、精深加工不足等問題,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智能化養殖園區和標準化種植基地,謀劃和爭取一批產業集群和產業強鎮強村項目,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農產品加工(涉農)園區和集聚區,積極對接深圳百果園等一批農業領軍企業,促進特色產業全鏈條升級。
堅持綠色惠農,著力提升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水平。全市將推進農業農村綠色化、低碳化、節約化發展。堅持“四水四定”,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等農業高效節水技術。全面開展土壤“三普”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提升耕地地力等級。支持發展生態高效適水產業,推廣“設施養魚+稻漁共作”綜合種養等技術模式。加快寧夏菜心、銀川鯉魚等綠色優質農產品品質指標和標準制定,健全質量標準體系。開展農業特色品牌提升行動,新增“三品一標”認證30個,創建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3個。
堅持治理助農,著力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安全基礎。全市將以省域鄉村治理示范區創建為抓手,持續加大涉農干部培訓力度,深入開展“一村一年一事”行動,統籌推進農業農村綜合服務和數字鄉村治理中心建設,大力推廣清單制、積分制等經驗做法,爭創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2個以上。堅持把強化集體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實現農民集體成員權利同激活資源要素統一起來,實施好靈武市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長30年試點、賀蘭縣國家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探索工作。
堅持共享富農,著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推動各類經營主體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規范化、具體化、制度化,將土地租金與股權分紅、產品售價與溢價分紅等涉及企業主體利益、小農戶收益權的政策固定下來,讓社會資本投資農業有預期,小農戶跟著大戶有奔頭。鼓勵銀行、保險、物流等行業參與鄉村產業發展,全面提高農業市場主體投資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鼓勵建設和舉辦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農業嘉年華活動等,推動資源、資本、人才、科技等要素向鄉村流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記者 梁小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