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記者從寧夏現代枸杞產業質量安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2年,寧夏牢固樹立“怎么抓質量安全都不為過”的理念,全面落實“產地環境、種植基地、制干環節、產品出廠、入市銷售”五個必檢,守好質量安全底線,持續提升從“田間”到“舌尖”質量安全管理全過程,保障廣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2022年7月1日修訂出臺的《寧夏回族自治區枸杞產業促進條例》從立法層面突出加強質量安全管理、強化產地保護、規范專用標志管理等,加大對違法行為懲處力度。自治區財政廳、農業農村廳、市場監管廳、林草局、銀川海關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區枸杞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明確自治區林草局負責種植和制干環節枸杞質量安全監管等。
標準體系方面,發布《寧夏“六特”產業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 第2部分:枸杞》,系統化制修訂完善了現代枸杞產業標準體系,同時發布《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枸杞原漿》等地方標準。2022年,寧夏共制修訂各類標準23項。
綠色防控體系方面,發布枸杞允許使用的25個有效成分147個農藥產品,全面推廣“五步法”綠色防控技術;完善覆蓋各主產區的病蟲害網格化監測預報模式,整合布設監測樣點1626個,組建260人測報隊伍,開展專業測報13次;發布全國枸杞氣象服務專報8期、專題預報56期。
檢驗檢測體系方面,全區初步構建起國家級、自治區級、市縣級、生產經營主體四級檢驗檢測體系。按照“五個必檢”要求,支持引導使用“寧夏枸杞”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企業自建檢測室,自治區對購置檢測設備予以30%獎補。
溯源體系方面,完善自治區級枸杞產品質量溯源平臺,指導21家枸杞企業接入追溯體系、掃碼追溯,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記者 閆文麗 文/圖) |